时代浪潮奔涌向前,创新活力澎湃不息。云杉清能聚焦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,围绕“交通能源融合”产业体系,创新推出“敢闯实干”赛马制活动,公司战新产业发展机制基本形成、科技赋能属性逐渐提升、差异化竞争优势开始显现,培育了稳定的利润增长点,激发出干事创业的澎湃活力。云杉清能特别策划“清能智创”专栏,通过“看组织、看劲头、看成效”的多元视角,全景展现“赛马制”在产业实践中的创新价值,激励全体干部职工继续以敢闯的魄力突破创新瓶颈、以实干的担当攻克发展难题,在交通能源融合发展的赛道上争当创新尖兵,共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

为深入贯彻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目标,积极响应省委、省政府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的工作部署,云杉清能作为江苏交控交通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,在省发改委(能源局)、镇江市人民政府的统筹指导下,依托“省、市、区、镇、村”五级联动机制,协同40余个职能部门形成攻坚合力,持续探索绿色零碳服务区创新实践路径,成功打造全国首个集成“风、光、储、充、换”五大元素的“源网荷储”一体化零碳示范服务区——宁沪高速仙人山服务区,为交通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系统解决方案。
赛马破局,激活一池春水。积极践行“敢闯实干”赛马制产业发展专项工作部署,构建“自上而下”三级赛马体系:在公司层面,设立赛马战略平台,紧密围绕交通能源融合发展目标,统筹规划产业发展方向;在部门层面,打造团队竞技平台,通过跨部门KPI擂台赛与项目揭榜挂帅等机制,形成“比学赶超”的良性竞争生态;在职工层面,构建基层成长平台,引入“业绩量化+能力互评”的考核体系,全面激发创新动能。在赛马机制驱动下,以“揭榜挂帅”替代“选帅派将”,以“需求牵引”取代“供给发力”,项目团队积极沟通对接,累计召开20余次现场协调会、10余次论证评审会,项目核准批复及环评批复均仅用不到两个月时间取得,为项目精准落地奠定坚实基础,实现赛马机制从“相马”到“赛马”的根本性转变。
零碳突围,铸就行业标杆。作为交通能源领域创新实践的先行者,云杉清能立足产业布局,以宁沪高速仙人山服务区为载体,系统构建新型能源供给体系:通过分布式风电、光伏发电实现清洁能源就地消纳,配套储能装置实现电力调峰填谷,运用智能微网技术实现能源供需动态平衡,配套建设充电桩及换电站形成完备的新能源汽车补能网络。服务区实现风电、光伏、市电、储能一体化智能管理,形成风能、太阳能为主,市电为辅的“风光储充换”一体化智能微电网,确保服务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与经济性,标志着全国高速路网在能源结构转型、智慧能源管理、低碳运营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机制赋能,释放创新红利。赛马机制的落地实践不仅激活了仙人山服务区单个项目的建设活力,更推动形成了体系化的创新成果。依托本项目实践,公司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杉绿洲交能融合管理平台(Yoasis),集成智慧能源调度、碳资产管理、智能运维监测等核心功能模块,构建起高速公路能流碳流数字化管控中枢。该平台现已实现全省85个交能融合项目的数据接入与协同管理,形成全链路可视化、全流程智能化、全周期数字化的管理体系。在赛马机制的激励下,一批技术骨干在项目中脱颖而出,多项专利技术实现成果转化。这种“以赛促创、以创提质”的良性循环机制,正持续推动交能融合领域的技术革新与管理升级,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。

示范引领,擘画绿色未来。仙人山服务区现已正式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(CQC)零碳服务区权威认证,标志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绿色转型实现突破性进展。项目建成后实现年绿电供应量1300万kWh,依托“风光储充换”一体化智能微电网系统,实现绿电自洽率与碳中和率超100%、绿电替代率近100%的突破。作为零碳路网领域从“试点验证”到“示范引领”的标志性工程,仙人山项目成功打造可复制推广的零碳路网建设范式。通过赛马机制激发的创新生态,为交通强国战略实施注入绿色动能,跑出高质量发展“加速度”。
改革争在朝夕,落实重在方寸。云杉清能以赛马机制破题,用零碳实践作答,不仅为交通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“江苏方案”,更彰显出国企改革中“机制创新+科技创新”的驱动力量。在交能融合新赛道上,这场始于仙人山的绿色变革,正释放出澎湃不息的发展动能。 |